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 “ 赠品换好评 ” 现象越来越严重了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出门下馆子,好评可以送甜品。点外卖,几乎包包都有好评返现 2 元,好评参与刮刮乐返红包的活动。。。最夸张的是,我去棋牌室打个麻将,老板都要再三和我们说,五星好评可以多玩一个小时哦。说实话,哥们曾经还非常硬气地发过誓,绝对不会因为这 2、3 块的红包、一个豆腐脑、一个小甜品,就去用好评误导用户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直到带图好评返现 5 元的大红包,击溃了我那本就不值一提的誓言。粗粗一算,按照一顿 5 块,一天 2 顿, 1 个月可以省出 300 块,足够我买《 怪物猎人:荒野 》了。本以为, “ 赠品换好评 ” 已经是极限了,但现在情况越来越不对劲了,被店家反复追着要好评,巴不得给大家折磨疯才是常态了。出门吃个川菜馆,想着给最近摄入太多拼好饭的胃来一顿豪华套餐,结果刚坐下,大麦茶都还没喝进嘴,服务员们就在边上点着菜单上的二维码说: “ 帅哥,五星好评可以免费拿一份甜豆腐脑哦 ” 。。。

你正正美美地睡着午觉,接到几个夺命连环 call ,本以为是什么紧急事件,结果是商家追着要好评。。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这样操作不仅让人有种被强逼着给好评的感觉。

更关键的是,如果我的好评并不是基于我消费的体验,而是为了获得店家准备好的赠品,那这评价区还有意义吗?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其实,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,都不清楚谁在背后怎么管理这些评价的,以至于大家都懵着。

因此,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这种风气下,开始质疑整个网络评价环境是否真实,甚至已经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好评。

还有些用户自发地去评论区疯狂评价,想用差评整顿评论区,希望用魔法对抗魔法。。。

就这样,一场由用户发起的,用差评当作武器的野生大战,就这么拉开序幕了。

向左滑动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但其实,面对这样的场景,平台也在默默向虚假评价“递着刀子”。另一场战争,早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安静地进行着。

作为消费者写评价、看攻略的主流内容平台,大众点评就在前两天专门发布了《 2024 年点评透明度报告 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 》 ),让我们意识到,光是评价区这个小小的窗口,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你看嗷,光是在过去的 2024 年,仅仅大众点评一个平台,就为境内外 800 多万个商家展示了2.68 亿条真实评价,其中包含了将近7 亿个图片 / 视频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除了这些巨大的数字之外,我们还靠着《 报告 》更加地看清了这场维护评价真实的大战的全貌。

这场战事的双方,分别是我们普通消费者、商家以及平台的守城方;和另一股由好评水军、删差评黑产以及部分商家们的攻城方。

咱就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战役给大家聊聊。

首先就是咱们前面说的打着 “ 赠品换好评 ” 的名义,各种求好评。

其实很多时候求好评根本没用。

因为平台已经构筑了一套“ AI+ 人工 ”的 4 层防护网,评论要想展示出来被大家看到,需要一路过关斩将才行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首先,平台设立了一张黑产安全防护网,能够提前识别机器人、虚假账号,直接干掉黑产刷好评的账号,也就少了很多刷评的可能。

然后利用数百种风控模型,通过 AI 审核识别虚假评价、恶意攻击评价以及含违法违规评价等违规类型,去年一年有将近 6 成的违规评价被 AI 精准狙击。

接着,大众点评还组织了专门的人工审核团队,全天候地针对风险评价进行研判。

如果经过了这么重重关卡,还有漏网之鱼的话,还支持用户和商家通过App 或者客服热线行举报。平台也特地把商家送礼、办活动换好评的举报理由置顶,还给出了一定的现金奖励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一时间用户和商家自发 “ 出警 ” ,打得敌方节节败退,大有收敛。

而针对一些局部地区的恶劣分子,像大众点评还专门搞了个特殊作战方案:旅游城市利益诱导好评治理专项。

他们专门去了一些旅游网红城市,先是在线上迭代评价审核管理,然后在线下组建了一支 “ 黑袍纠察队 ” ,到实地去摸排暗访,还会抽样回访用户,获取商户违规情报,从而抓一个治一个。

在这么一套组合拳之下,像是哈尔滨这样的旅游大城,诱导负反馈下降了接近一半。

一番枪林弹雨之后,大众点评一个平台,去年一年就审核判定了超过 2000 万条违规评价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第二场战役就是问题商家们的骚扰战。

他们往往对打了差评的用户,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骚扰。

好说话的给你卖惨,什么 “ 都是出来打工的,帮帮忙 ” ;碰到不讲理的商家,直接骚扰威胁恐吓三件套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你有张良计,我有过墙梯,大家伙一个个都把差评写成了奇行种:

比如写个评价,大家都要熟练利用加密文字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要么就是练就一身阴阳大师功力,用最阳光的语句打出最心寒的差评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甚至还有学得一手姑苏慕容家绝学的网友,用你的产品说出我最真实的感受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大众点评这边,为了保护用户的 “ 评价自由 ” ,也不手软。2024 年,大众点评 App 就拦截了 156 万次以上的差评骚扰,直接警告了 3.6 万多家商家,还有 1.3 万商家直接被处罚了。另一边,对于用户也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教育,让大家伙在打差评的时候更好地保护自己,目前疑似的隐私泄露问题已经有了相当大好转。

第三场战役就是全军出击了。

在现实生活中,除了真实评价之外,还有很多评价属于“ 消费纠纷 ”类评价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。你说它假,它并不假,但商户和消费者,总有一方不服气。关于这些争议类型等评价,大众点评也有了自己的主意。比如前两年上架的的大众评审团,让当下的年轻人亲自下场当互联网判官,就是他们的防御机制之一。平台会让陷入纠纷的商家和用户充分举证、还原事情原貌,然后由评审官们进行判定是否适合展出,最后少数服从多数。

向左滑动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这个功能之前一度还引起各种网友来围观,咱们之前也给大家聊过。

而这种方式取得的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,在 2024 年,足足有 200 多万个大众点评用户当过了赛博法官,解决的评价争议将近有 40 万起,而这些赛博法官里还有 40 多万人给出了更多的平台建议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所以,大众点评这套防御体系还真是有点东西了,想再钻些小空子占点评价流量的便宜,没那么简单了。

不过吧,这些习惯已经是很多商家、代运营们的一个肌肉记忆了,光靠一个平台过去一段时间的治理,一下子也没法药到病除,恐怕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,打好这场持久战。

好在,一些餐饮商家已经缓过神开始转型,从以前的 “ 刷评狂魔 ” 变成了 “ 真实信徒 ” 。

你就说吧,既然大家都已经不爽赠品换好评的行为,平台也在重拳整治这些促评方式,那换个赛道,走自己的路难道不是更海阔天空吗?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其实这些商家们并不希望卷评价,只是没办法,被迫跟进了。而经营着一家牛肉串馆子的金总就告诉我们,在很多人看来,评价是一个线上流量的重要入口, “ 大家都在写,我们不写,那不写就会吃亏,还要设计好评考核。 ”由此,还会衍生成服务员的好评考核,重重考核指标压力下,既让服务员疲于应付、甚至导致态度不好、服务变差等等。金总自己也明白,求好评并不会提升顾客体验,反而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泉州的一家酒店餐饮老板告诉我们,他一直不喜欢赠品换好评的方式来获取好评,毕竟这样获得的大部分好评都是用户纯粹为了薅羊毛,随手一拍的,压根没啥价值。相反,他更愿意通过把店铺、餐品弄得美美的,让客人自己觉得好看主动去发去写,这样的优质评价反而才能给到更多的 “ 引流 ” 作用。如今,大众点评也在尝试提供多维度的找店参考指标,提倡商家不要过度看重评价量,而是关注真实反馈,提升经营。比如之前的必吃榜,最近增加的 “ 十年老店 ”“ 当地人推荐 ” 标签等等,让用户和商家有更多可参考的维度,而不要依赖评价。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年轻人用差评整顿评价区 谁还在偷偷递刀子

总的来说,消费评价,本该是顾客的自由。但评价体系的困境,本质是平台、用户、商家对 “ 真实 ” 的集体渴望与竞争压力的矛盾。虽然,在网络评价的复杂生态里,大众点评也就是个给大家提供一个写评价、看评价地方的平台,但差评君还是很高兴它走出了重要一步,用切实举措保护网络评价的真实性。差评君也觉得,当评论区不再是 “ 修罗场 ” ,而是理性对话的空间,消费生态才能从 “ 互害模式 ” 走向共生。这条路注定漫长,需要商家、消费者、平台甚至监管部门一起努力,但至少,有人开始行动了。

作者 zhiyongz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