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,你给我看看,我这里不舒服,那里也不舒服,你给我看看,我是不是湿气太重了?
我们去外面刮痧或是拔火罐,结束以后,总是听到这样的话,你身上的湿气太严重了。
还有,很多人饱受皮肤病的困扰,跑到各种美容店去美容,也总能听到这样的话,你的皮肤不好,是因为湿气太重了,排毒不好。
问题来了,天天说湿气,湿气,可是湿气又是什么呢?
中医将湿气称为湿邪,可以分为内湿与外湿,外湿很简单,如果居住的环境阴冷潮湿,那么自然界的湿气很容易侵入身体;至于内湿,顾名思义,就是身体内部的湿气,是由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的内生湿邪,主要表现为皮肤油腻、身体困倦沉重、口中黏腻不爽、排大便不尽感,大便易粘在马桶上,较难用水冲干净。部分患者舌苔较厚,舌面可能有较多小水珠。
弄清了什么是湿气,你就会明白,你跑到外面,那些动不动说你有湿气的,其实都是在忽悠你,比如刮痧,如何才能体现效果,当你听到湿气出来了,顿时心里很舒服,觉得这个钱花的值,你去做美容,当你听到湿气排出来了,顿时心里很舒服,同样觉得钱花的值。
可是,大家不知道的是,真正能治疗湿气的,往往不需要高大上的东西,甚至一碗汤,就可以解决问题。
作为医生,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咱们中医前辈们留给咱们的一碗汤——四神汤。
为什么叫四神汤呢?
先来看一个典故,大家都知道乾隆爷喜欢到处游山玩水,相传乾隆在下江南的时候带了四位心腹大臣,这四位心腹大臣负责帮乾隆处理军机政务,由于日夜操劳,加上舟车奔波、水土不服,因此相继病倒。
即便有宫廷御医随行,但面对四位大臣的棘手病情,御医也无能为力,于是乾隆命令当地知府张榜求医,不久,有一僧人前来揭榜,为四位大臣把脉以后,开出“莲子、芡实、怀山、茯苓等量炖猪肚”的药方,宣告“四臣,事成”。
四位大臣服用这四种中药熬的汤以后,很快痊愈,此后,这个药方便以“四臣汤”为名流传下来,由于臣与神有谐音,时间长了,又变成了四神汤。
所以,四神汤的主要成分就是莲子、芡实、怀山和茯苓。
第一,莲子
莲子不可得,荷花生水中。犹胜道傍柳,无事荡春风。
莲子,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,吃过莲子的人都知道莲子特别好吃,但是你可能不知道,莲子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莲子,味甘、涩、性平、归脾、肾、心经。莲子具有补脾止泻,止带,益肾涩精,养心安神的作用。
第二,芡实
芡实,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。芡实,味甘、涩、性平、归脾、肾经。芡实具有益肾固精,补脾止泻,除湿止带的功效。
第三,怀山药
怀山药又名薯蓣,一名山芋,药用其根,因其药效可与人参相比,又称“怀参”。
日常生活里,很多人把怀山药当成一种家常食物,怀山药炒起来特别好吃,还可以用来熬粥和煲汤,更重要的是,怀山药老少皆宜,即便是孕妇,也是可以放心食用的。
很多人都知道怀山药很好吃,特别是炒的,吃起来脆脆的,口感很好,可是你们知道吗?怀山药还是一味很好的中药,怀山药味甘、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,所以它能够滋补脾肾。
事实上,现代研究发现,怀山药里的营养价值丰富,含有维生素、蛋白质、微量元素、淀粉等物质,经常吃怀山药有利于增强体质。
第四,茯苓
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,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有关茯苓的用处,《本草衍义》里这样描述,茯苓、茯神,行水之功多,益心脾不可阙也。《本草正》里则认为茯苓能能利窍去湿,利窍则开心益智,导浊生津;去湿则逐水燥脾,补中健胃;袪惊痫,厚肠脏,治痰之本,助药之降。以其味有微甘,故曰补阳。但补少利多。
其实,上述四种中药,大家都能发现,它们都具有补脾的功能,在中医看来,脾很重要,脾胃,脾胃,为什么要把脾放在前面,它的作用可见一斑。
在中医看来,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效,如果脾功能异常,可导致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,水湿之邪会在体内产生,此时产生一系列湿邪症状。
四神汤把这四种补脾的中药聚合在一起,它们互相补遗,通过补脾,就能很好地发挥祛湿的功能,毫不夸张地说,四神汤,是祛湿最美味最平和的一碗汤,一点一滴把湿气去掉,一天一碗喝起来。
那么,如何熬制四神汤呢?
四种中药的配比是,芡实20克+茯苓15克+莲子20克+怀山药半根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适当加入排骨、猪肚等食材,以增加口感。方子已经给大家了,剩下的就是大家坚持下去了,这样一份免费的方子赠送给大家,就是让大家知道,真正的中医是造福大家的,拿走不谢,顺带转发。